AI演員是否會取代真人演員?
最近,好萊塢迎來了一位「新人女星」——但她並不是人類,而是一位由 AI 打造的虛擬演員 Tilly Norwood。
她是由AI 創作公司 Particle6 旗下的 Xicoia開發,外貌、聲音、社群互動全都逼真到不行。更驚人的是,她還正式簽下國際經紀公司,成為史上第一位「擁有經紀人」的 AI 女演員。而這也掀起將來AI演員是否會取代真人演員的話題…或許再過兩、三年,奧斯卡金像獎就會多出最佳AI男女主角的獎項。
不只演員飯碗不保,劇組人員也準備失業
這一宣布立刻讓演藝圈炸開了鍋。Emily Blunt 直接說這件事「太恐怖了」,而演員工會( SAG-AFTRA) 更嚴厲譴責,認為這會動搖整個影劇產業鏈的根基。
原因很簡單:AI 演員不只是搶了演員的飯碗,還可能「一口氣搶掉整個劇組的工作」。
◎攝影師?AI 可以模擬完美鏡頭角度,甚至可以生成人類攝影師,無法拍攝到的角度。
◎燈光師?AI 能生成日夜光影,想要黃昏還是清晨,瞬間即可搞定。
◎化妝與造型?AI 演員隨時換妝容,想變紅毯風或古裝風都行,而且,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完成。
◎特技替身?AI 永遠不會受傷,也不怕喊累,而且可以做出真人特技演員做不出來的動作。
對片商來說,這當然是「省錢大招」;但對演員和劇組來說,卻是失業危機,因為,在經濟持續不景氣的情況下,有些演員現在已經很難接到戲拍了,如果這時候再殺出可以24小時隨時都可以拍戲,NG多少次都不會喊累的AI演員,那麼真人演員勢必更難接到戲拍。
省錢效果驚人,卻引來更多擔憂
推出 Tilly 的公司甚至宣稱,用 AI 演員可以把拍片成本降低 90%。
雖然這個數字聽起來有點浮誇,但確實點出了問題:資方最在意的就是「錢」,只要便宜有效,誰還想花大錢請真人明星來拍戲?
換個角度想,導演只要輸入劇本,就能讓 Tilly 在畫面中又哭又笑,甚至演動作片,完全不用擔心她會鬧情緒、談天價片酬,還能 24 小時不眠不休拍片。這樣的「演員」,對投資人來說幾乎無法抗拒。
AI演員的「完美」演技,觀眾買不買單?
然而,目前AI演員的問題在於:觀眾真的會接受嗎?
真正的演員之所以打動人心,不只是因為「看起來像」,而是因為有靈魂、有臨場反應,有時候一個眼神就能演出角色的掙扎。AI 演員能模仿外表,卻很難模仿「真實情感」。
如果觀眾覺得 AI 演技「假假的」,再便宜也沒用。畢竟看電影,看的不只是畫面,而是情感共鳴。
AI演員出現,影劇產業未來會怎麼走?
短期來看,AI 演員更有可能先取代「臨時演員」或「數位替身」,讓群眾場景更省錢。至於能不能當上主角,還得看觀眾的接受度,以及美國演員工會(SAG-AFTRA)能不能擋住這股浪潮。
目前美國演員工會(SAG-AFTRA)已經放話:凡是要用AI演員,製片公司必須事先報備、協商,否則就會掀起勞資衝突。這意味著AI演員能不能在好萊塢站穩腳步,不只是技術問題,更是政治與勞權的角力。
資料、照片、影片來源:TVBS、網路媒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