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得是一種用金錢買不到的獲得
「捨」:捨掉想要卻不需要的欲望。
「不」:不執著自己認為對的執著。
「得」:得到無憂自在的淡樂人生。
跟你說編劇不想告訴你的事,如有邀稿、試片、演講,請mail:[email protected]
「捨」:捨掉想要卻不需要的欲望。
「不」:不執著自己認為對的執著。
「得」:得到無憂自在的淡樂人生。
或許,我們都聽過「有捨才會有得」、「想得到之前,必須先學會捨」之類的佛教或禪宗對「捨得」二字的解釋,但是,我卻認為上述那些解釋「捨得」二字的說法背後,或多或少都隱藏著某些利己的目的,也就是說好像我們之所以會捨棄一些東西,都是為了獲得比捨棄掉的還要更好的東西,如果我們在捨棄之前,明確地得知自己在捨棄之後,並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,那麼我們還會不顧一切地捨棄嗎?
答案通常是否定的,因為在這個做任何事或任何投資,都希望能夠有所回報或回收的功利時代,沒有一個人會想讓自己做白工,沒有一個人會想讓自己的努力徒勞無功...然而,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會過的那麼痛苦和那麼不快樂的原因。
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稍微調整一下「只要肯捨,一定會有得」的心態,不要把「得」當成自己「捨」的前提,那麼我們的人生應該會過的比以前快樂。